【獨傢】你們哭著喊著要看大聖上春晚,這件事,到底是誰說瞭算?

[摘要]一邊是網友高呼要 六小齡童上春晚 ,一邊是央視春晚劇組放話 不是民眾能指揮的 ,為什麼上個春晚要費這麼大勁?

文_本刊記者 段明珠

這是一場民意與體制的較量。

一邊是網友的呼聲 六小齡童上春晚 。

一邊是央視春晚劇組放話 不是民眾能指揮的 。

眼看著猴年春晚還剩11天,六小齡童上春晚的可能性越來越小。但這並不是沒

有先例,2004年,離直播還差2天,六小齡童緊急進春晚。

六小齡童的哥哥章金彥,介紹瞭那次緊急進春晚的前因後果:春節晚會最後審查時,文化部廣電總局的領導看完非常不滿,猴年怎麼沒有 猴戲 ,沒有 美猴王 ,今年的春節晚會就辦的沒有任何意義。於是,春晚的導演和文化部的領導立刻打電話通知六小齡童加入劇組。

估計當年的那位領導已經退休瞭。

為何我們會陷入這場集體懷念?

猴年將至,一切和猴相關的事物逐漸被翻檢出來。

2016年是農歷猴年,也恰逢1986版《西遊記》播出30周年。《西遊記》是如今中國重播次數最多的一部電視劇,重播超過3000遍,創造瞭世界吉尼斯紀錄。

劇中由六小齡童塑造的美猴王孫悟空,天庭闖得,地府鬧得,忠肝義膽,敢作敢當,承載著60後、70後每個夜晚守候在電視機前的歡樂,也承載著80後、90後每個寒暑假的記憶。

美猴王是當下中國最大的IP之一,而六小齡童則是其最佳表演者者。這是引發集體懷念最深厚的土壤。

12 月 29 日,朋友圈裡出現瞭一段關於猴王六小齡童的動態廣告,講述瞭從田間地頭到電視熒幕,章傢四代人堅持用猴戲把快樂帶給千傢萬戶的故事。一句 苦練七十二變,方能笑對八十一難 ,讓很多人瞬間淚奔。

到瞭1月中旬, 郭富城搭檔六小齡童上春晚 的消息引發部分關註。而想讓更多人知道,最好的辦法是禁止。 六小齡童春晚節目被斃 的消息1月26日不脛而走,迅速引發關註熱潮。雖然很快被辟謠,但大傢發現一個更嚴重的問題:今年央視春晚壓根沒邀請六小齡童。

呼籲六小齡童上春晚的話題,成功點燃瞭網友們的懷舊情懷。大傢在各相關方的引導和刺激下,漸漸意識到猴年春晚請猴哥的重要性。希望看到六小齡童上春晚成瞭一種民意。

於是央視春晚和導演呂逸濤的微博成瞭網友控訴的重災區:

為何央視春晚還沒有廣告商有心?

首要的,體制束縛。大車專用行車紀錄器推薦

越來越多的條條框框之下,央視春晚再也無法成為一臺精彩牛逼的晚會。它必須包括:民族大團結、統戰港澳臺及海外華人、萬邦來朝、國粹表演、專門照顧老人和小孩的節目、道德模范宣傳、致敬軍警、過去一年國傢政策宣傳和成果展示

春晚已經是一種意識形態,是一種宣傳教化。

這點,馬年春晚總導演馮小剛也深有體會。他說,導演春晚 有的時候我們解決瞭問題,有的時候我們被問題解決瞭 。

廣告商就沒有那麼多限制,觀眾是否喜歡是唯一的衡量標準。遊覽車行車紀錄器

今年央視春晚,雷聲大雨點小。9月9日,央視內部召開猴年春晚動員會,比羊年早瞭近50天,不可謂不重視。而且挑選瞭央視導演70後代表呂逸濤為總導演。而他也作為70後的代表,成為最年輕的春晚總導演,其他導演組全部啟用從未導演過春晚的新人導演。

然而新人沒有帶來新氣象,直到1月22日,猴年吉祥物 康康 發佈,因外形醜陋,被戲謔地稱為 猴賽雷 ,這才帶來瞭點關註度。如果不是六小齡童的事件,今年春晚的操辦可能一直沉默到最後。

零點敲鐘時,六小齡童喊一句 俺老孫來也 ,我就能淚奔。 網友道出心聲。但 腳後跟都能想到找六小齡童這樣幾乎是孫悟空代言人的演員參加,必然能很好的順應民意,聰明的春晚導演組為啥就偏偏不呢?

還有種猜測,六小貨車行車記錄器推薦小齡童沒上春晚與百事可樂有關。在樂視等廣告贊助商砸下的重金的時候,百事可樂一毛不拔就想借著炒作蹭熱度,央視春晚越是被動,越是難以接受被民意綁架。

不過,六小齡童今年也上瞭四臺春晚,分別在遼寧衛視、北京衛視、山東衛視、央視春節戲曲聯歡晚上都會以美猴王的姿態跟觀眾拜年,隻是沒參加央視的大春晚。

2016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導演組,晚會執行總導演任洋也拋出橄欖枝, 我們已留意到瞭目前網友們對六小齡童老師上春晚的期待,湖南衛視多年來一直提倡 與粉絲在一起,與青春在一起 ,《西遊記》就是我們粉絲的最愛,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青春記憶,所以這一次春晚,我們也與六小齡童老師進行瞭溝通,如果他有精力、有意願,芒果春晚當然是非常歡迎的 。

盡管有人說,六小齡童可能是被 營銷 瞭,但群眾的感情卻表露無遺,網上已經能看6鏡頭行車記錄器到網友PS的圖。

不知是否迫於網絡壓力,有消息傳出春晚導演組已緊急向六小齡童發出邀請,六小齡童說: 還沒接到央視正式通知。

猴王世傢,四代傳承

六小齡童本名章金萊,出生於 猴王世傢 。 章氏猴戲 在他們傢族中已經傳承瞭四代,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 南猴王 。

章傢共有11個孩子,為瞭讓傢族文化傳承下去,他們傢裡養的猴子比孩子還要多。父親曾讓幾個孩子從小演猴戲,發現大多孩子性格不合適,最出色的,是六小齡童的二哥小六齡童。

如此具有表演天賦的老二,可惜十幾歲就得瞭白血病夭折瞭。有一個六小齡童在公開場合多次說起的故事,感人至深。

二哥:我就要死瞭。

六小齡童:死是什麼意思?

二哥:就是你再也見不到我瞭。

六小齡童:那要怎樣才能見到你?

二哥:你演瞭美猴王就能見到我瞭。

那一年二哥病故,六小齡童隻有8歲,卻明白瞭演好猴戲是義不容辭的傢庭責任。

後來演《西遊記》,這部戲前後拍攝瞭17年。很多觀眾至今不知道,全部劇集中,豬八戒有兩個演員,沙僧有兩個演員,取經意志最堅定的唐僧有三個演員4G即時影像行車紀錄,隻有孫悟空始終是六小齡童一個人飾演。

六小齡童高度近視。為瞭練就一雙 火眼金睛 ,他白天看打乒乓球,人站在場地中間不動,眼珠跟著球走。到瞭晚上就點一炷香,盯著煙頭看。

拍完《西遊記》後,六小齡童用10年左右時間演其它角色。中央電視臺《藝術人生》朱軍曾問六小齡童: 你有沒有信心或者可能超越孫悟空的輝煌?

沒有! 六小齡童的回答讓朱軍很驚訝,因為很多演員都會說 更好的角色在下一部 。

不過在演藝圈,很少有演員像六小齡童一樣,隻演一部戲,角色就可以和姓名畫上等號。

(本刊記者田甜對本文亦有貢獻)
arrow
arrow

    ltr111jf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